2022-08-24
鋰電池電解液是鋰離子電池的“血液”,起著在電池正負極之間傳導電子的作用,是鋰離子電池高壓、高比能等優點的保證。電解液一般由高純有機溶劑、鋰電解液鹽、必要的添加劑等原料,在一定條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一、鋰電池電解液的危害
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攝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為輕度刺激物和麻醉劑。吸入會引起頭痛、頭暈、虛弱、惡心、呼吸困難等。液體或高濃度蒸汽有刺激性。口服會刺激胃腸,長期接觸刺激皮膚。
2、毒理學資料和環境行為
毒性:估計可通過胃腸道、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毒性中等。
危險特性:易燃易爆,遇明火、高熱有燃燒危險。蒸汽比空氣重,可以在較低的水平上擴散到相當遠的距離,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鋰電池電解液的處理技術
1、液氮條件下回收電解液
處理電解液過程中采用碳酸丙烯酯(PC)回收電解液;PC釋放率高,2h后電解液可完全去除。為避免火災和爆炸,在液氮的保護下,將廢電池切開,去除活性物質。將活性物質浸泡在PC等電解液溶劑中一段時間,使電解液浸出,然后在惰性氣氛中過濾。可以回收再利用多次。根據情況對回收的電解液進行凈化,回收LiPF6。
2、高溫熱解揮發電解液
目前,大多數的實驗研究對電解液不夠重視,而采用高溫熱解或煅燒的鋰電池,由于電解液的發熱溶液溫度較低(約180℃),使電解液分解揮發自如。在熱解過程中,電解液產生HF、LiF等有毒氣體。在大規模鋰電池回收的過程中,需要增加尾氣的二次處理。
3、堿溶液處理
將單電池浸泡在稀堿性水中,電解液產生的HF反應如下:HF+NaOH→NaF+H20,將電池粉碎。該處理方法能有效減少HF的產生,但不能實現氟化電解液的回收。
上一頁:鈦酸鋰電池工作反應原理
下一頁: 鈦酸鋰電池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
據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消息,近日,該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和袁治章研究員團隊開發出面向用戶側的30kWh鋅溴液流電池系統。該系統由電解液循環系統、2個獨立的電堆、以及與其配套的電力控制模塊組成,設計容量為30kWh。經測試,該系統在額定
鋰電池由正極和負極組成,由電解液隔開和連接。電解質可以導電,但它是電子的絕緣體。在充電狀態下,陽極內含高濃度的鋰,陰極內含鋰。在放電過程中,鋰離子離開陽極,通過電解液遷移到陰極。鋰電池的電極通常是固體材料。離子類型可以通過其電解質來區分,電解質可能是
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上流行的鋰電池主要有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那么這兩種電池,哪個更好呢?1、從原材料的豐富度來看,磷酸鐵鋰電池的原材料更多;2、在生產成本上,磷酸鐵鋰電池相對于三元鋰電池要更實惠,更適合低端市場需求;3、三元鋰電池的能量
動力電池主要有鎳氫電池、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鋰電池這四大類,下面看看各種電池的特點:1、鉛酸電池由于自身的性能逐漸退出市場,其具有鉛污染;2、鎳鎘電池也有污染和嚴重的記憶效益,并已基本退出市場;3、鎳氫電池是鎳鎘電池的改進,比能可達60-80Wh/k
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與其它電池的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電解質是穩定的,但鋰離子電池是特殊的。在陽極上形成鈍化膜稱為固體電解質界面(SEI),其主要目的是將陰陽兩極隔開,但離子仍能通過。薄膜不僅能讓電池系統穩定,而且還能延長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但會對電池的
鋁殼電池是一種由鋁合金材料制成的電池殼的電池,常見的有方形鋰電池。鋁殼電池的設計常見有方角和圓角,材質一般為鋁錳合金。它所含的主要合金成分是Mn、Cu、Mg、Si、Fe等,這五種合金用于電池上可起到不同的作用,Cu和Mg具有提高強度和硬度的作用,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