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
英國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廣泛存在的藍綠藻為微處理器持續供電了一年,過程中只使用環境光和水。該系統具有以可靠和可再生方式為小型設備供電的潛力。該研究近日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
該系統的大小與AA電池相當,包含一種稱為集胞藻的無毒藻類,可通過光合作用自然地從太陽中獲取能量,其產生的微小電流與鋁電極相互作用并用于為微處理器供電。
該系統由普通、廉價且大部分可回收的材料制成。這意味著它可以很容易地被復制數十萬次,作為物聯網的一部分為大量小型設備供電。研究人員表示,它在處于離網情況下或在偏遠地區為有用,在這些地方少量電力就可能產生很大益處。
該論文的聯合高級作者、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化學系克里斯多福· 豪教授說:“不斷增長的物聯網需要越來越多的電力,我們認為這必須來自能夠產生能量的系統,而不是像電池一樣簡單地儲存能量。”而且這個光合設備不會像電池那樣耗盡電量,因為它不斷地使用光作為能源。
在實驗中,該設備被證實可廣泛用于為物聯網設備的微處理器供電。物聯網是一個龐大且不斷增長的電子設備網絡,每個設備只使用少量電力,通過互聯網收集和共享實時數據。使用低成本的計算機芯片和無線網絡,數十億臺設備成為該網絡的一部分,從智能手表到發電站的溫度傳感器。到203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增長到一萬億臺設備,需要大量的便攜式能源。
研究人員還解釋了該設備可在自然光和相關溫度波動下的家庭環境或半戶外條件下運行的原因。藻類不需要喂食,它在光合作用時會產生自己的食物,盡管光合作用需要光,但該設備甚至可在黑暗環境中繼續發電,這是因為藻類在沒有光的情況下會繼續處理一些食物,而這會持續產生電流。
【總編輯圈點】
物聯網供電的復雜性,其實遠超人們想象。現有的解決方案很多不再適用:首先使用鋰離子電池為數以萬億計的物聯網設備供電已被認為不切實際,因為它需要的鋰是全球每年生產量的3倍;其次傳統光伏設備在制造材料上還有值得商榷的問題;再者物聯網用電可能既要有非常寬的輸入范圍,又要保持很高的效率不能讓系統過熱。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藻類光伏電池,其未必會成為主流方案,但它為長久使用中大限度地提高性能,同時又將損耗小化帶來更多選擇。
在生活中關于聚合物鋰電池安全性的說法比比皆是,它們大多是從早期電池開始,以及用戶缺乏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操作失誤所造成的安全風險,如使用錯誤的充電器,使用了錯誤的電壓削減,電池被降低到電池組無法支持的水平。隨著化學、保護電路和信息的改進,聚合物鋰電池已經
鋰電池可以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進行劃分,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分類方式:1. 按照電池類型分類:鋰電池可以分為正極材料為鋰的鋰金屬電池、負極材料為鈷、鎳、銅等金屬的鈷酸鋰、鎳酸鋰、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等電池。2. 按照電池電壓分類:鋰電池可以分為3V、5V、12V、24V等電壓等級,其中3V和5V電池是較為常見的應用場景。3....
目前市場上很多動力鋰電池都是鋁殼電池,其的廣泛應用帶動了電池行業的發展。那么鋁殼電池有哪些優點呢?1、鋁殼電池具有較高的比強度、比模量、斷裂韌性、疲勞強度和耐腐蝕穩定性。由于采用鋁合金材料制成,其密度低、無磁性、穩定、磁場電阻小、氣密性好、感應輻射衰
加入催化劑改變鹽濃度 鋰電池的動力學速率提高數倍 科技日報訊 (記者金鳳 通訊員周偉 王洪洲)在目前研究的新型二次儲能系統中,鋰—氧電池是理論上比能量高的電池體系。但其放電產物過氧化鋰的絕緣性,阻礙了鋰—氧電池的發展進程。日前,南京工業大學陳宇輝教
聚合物鋰電池是由聚合物材料和金屬材料合成而成,具有小型化、輕量化、超薄和高容量的特點,在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應用中廣受歡迎。然而,鋰電池的終發展方向是什么?優點:電解液出現泄露的可能性比較小,外包裝采用軟包材質,有利于實現電池的薄膜化。電池外形設計自由
一、磷酸鐵鋰電池組的性能一致性:A) 區別大和小靜態開路電壓為完全充電的電池的電池組應不大于0.05V;B) 經電池組進入浮充狀態24小時的端子之間的電壓差電池應不大于0.20V;C) 當電池組放電時,端子之間的電壓差電池應不大于0.25V;D)